今天给各位分享(中小学政治)2023上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真题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中小学政治)2023上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真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中小学政治)2023上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真题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中小学政治)2023上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真题、(中小学政治)2023上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真题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导读目录:
3、苏州一男孩因不愿整理书桌哭诉「自己才二年级不懂妈妈说的道理」,遇到孩子的回怼家长该如何引导?
202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时间为2023年5月13日-14日,为了方便考生实时获取最新考试真题内容,库课网校将根据考生的回忆,将2023上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小学政治面试考试真题汇总整理如下,考生可以提前收藏,考试当天随时刷新即可查看!2023教师资格面试真题 1 我是独特的 2 家庭的记忆 3 减少垃圾变废为宝 4 暴增的垃圾 5 健康看电视 6 家庭责任感 7 少让父母为我操心 8 这些事我能做 9 网络新世界 10 安全记心上 11 我们班四岁了 12 我的家在这里 13 富起来强起来 14 我最喜欢的校园一角 15 我们的学校不简单 16 做个开心果 23 我家的好邻居 24 来之不易的和平 25 怎样排好队 26 我的家庭贡献和责任 27 地球发烧了 28 大家的“朋友”(三年级) 29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二年级) 30 挑战第一次 1.新风险新挑战 2.道德法治,我们班规我们定 3.立德树人 4.经济全球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答辩:关注过二大吗什么时候召开的 5.中华传统美德博大精深 1.妥善处理乡邻关系和婚姻关系 2.严格执法的途径 3.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意义 4.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5.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标 答辩: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什么区别,可以去掉市场这两个字嘛? 7.市场竞争力公平 8.妥善处理相邻关系 9.国家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10.封建土地所有制 11.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根本目标 12.严格执法的措施 13.以人民发展为中心 14.离婚要谨慎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16.民族区域自治 17.文化发展要立足时代 18.矛盾特殊性 19.资本主义在中国行不通 20.超前思维 21.持续推进改革开放 【导语】班规,指中学生管理班级中采取的规章制度,简称班规。每个班的班规都不一样,主要涉及学习、纪律、出勤、卫生等诸多方面,是中学生自我管理的重要制度。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适合二年级小学生的简短班规》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适合二年级小学生的简短班规 一、“一天之即,在于晨”清晨是一天美好的时刻,一分一秒不能浪费,我们班要求全体同学早上一来到学校,就进行全方位的打扫工作,争取在短时间内完成,然后有序地进行晨读活动。 二、周一集体晨会是严肃的,我们一定要佩带好红领巾,穿上统一的校服。周二至周五做到:衣着整洁、朴素大方。 三、作业是老师了解同学对知识了解多少的途径,按时完成作业是每个合格学生应该做到的基本标准。 四、好的课堂纪律是学习的保证,只是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习题,才能在考试上取得好成绩。 五、作为一名小学生,学习是我们的首要目的。中午时间可以大大地利用起来看课外书,获取更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所以教室里要保持安静,让它真正成为一个供大家休息,阅览的地方。让我们一起来遵守它。 六、考试是在检查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一分钟都应该来的真实,因此,在考试中决不能有作弊的现象。为自己负责,决不作弊! 七、在卫生方面我们一直引以为敖,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一份职责,坚决把卫生做到干净、彻底,因为我们相信,只有在良好的环境中,才能使学习更上一层楼。 七、好的道德品质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阶梯,良好的风貌能使人获益终身:不打架,不骂人,不故意寻衅、欺负小同学,不起哄,不围观,教室、走廊内不追逐打闹,上、下楼梯不推搡,言谈举止文明、诚实勤奋敬业、做品德高尚的人。 八、艰苦朴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不挑吃拣穿,不乱花零钱。珍惜劳动成果,不浪费粮食,节约水电。 九、保持整洁优美校园是我们每个学生的责任。所以我们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爱护公物,不在桌椅、门窗、墙壁上刻、写、涂、画、砸、踢等。爱护绿化,不攀摘花草树木、爱护教学仪器,爱护书籍、报刊。 十、进食堂用餐不快跑,用餐遵守食堂纪律,不大声喧哗,听从桌长的安排,节约粮食,尽量把饭菜吃完,剩饭菜渣不随便乱倒,回家吃饭同学准时回校。 【篇二】适合二年级小学生的简短班规 1、我们的班训:自信自律自尊自强班规班训 2、讲文明,不疯闹。讲卫生,懂礼貌。 3、敬老师,亲同学。守纪律,勤思考。 4、好学生:会学习,会听讲,会提问。 5、好孩子:爱爸妈,爱老师,爱同学。 6、好公民:讲环保,节水电,守秩序。 7、认真听讲,大胆发言,争做好学生! 8、诚实守信,拾金不昧,争做好孩子! 9、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争做好公民! 10、好学生——爱读书乐发现乐于听学会问 好孩子——爱父母懂礼貌自己的事自己干 好公民——爱自然守秩序惜粮食 11、热爱集体:积极主动为集体做事,遵守纪律,为集体争光。 12、珍惜时间:抓紧时间完成作业,做时间主人。 13、珍惜友谊: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14、珍惜荣誉:时刻为集体着想,为集体争光。 15、热爱学习:积极向上,主动、认真地完成作业。 16、热爱劳动:主动打扫班级卫生,珍惜劳动成果。 17、文明礼貌:尊重老师、同学,爱护公共财物,保护花草树木。 18、见了老师有礼貌,衣着领巾穿戴好。 站队快、静、齐,下课不乱跑。 地上纸花捡起来,自己的杂物不许掉。 只要大家都做到,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19、我想身体好,跳绳跑步加眼操。 我想有礼貌,主动鞠躬并问好。 我想学习好,专心学习勤思考。 我想环境好,不摘花儿不踩草。 我想有朋友,小事不能太计较。 20、清早上学校锻炼身体好 抽屉清整齐作业按时交 看明课程表准备要做到 听到铃声闹回位静息好 上课专心听答问有信心 下课不疯跑文明游戏妙 见到老师问声好老师对我眯眯笑 【篇三】适合二年级小学生的简短班规 一、 安全、文明方面: 1、早到校,见老师问声好,不摘花,不踩草。 2、到教室勤读书,不要跑闹和攀爬,如有违纪领读员勤报告。 3、每天课间出教室,按先后,礼相让,高高兴兴进课堂。 4、课间休息讲故事、写生字、上厕所,不要追赶打别人。 5、放学回家要排队,过马路,不乱穿,红绿灯要去看。 6、路队长管学生,有违纪先劝阻,如不听要向警察、老师报告。 二、学习、纪律方面: 1、铃声响,准备好,快坐直,安静地等老师进课堂。 2、课堂上认真听,不做动作不说悄悄话, 乐于思考勤回答,说话声音要很大。 4、每天作业要过关,组长带头先检查,作业字迹须工整,发现问题速解决。 5、学习前先预习、学后复习牢记忆。每天课文须背诵,课后作业早完成,作业工整父母夸。 6、考试时认真审题,不交头接耳,不抄袭。 三、体卫和两操方面: 1、做课间操,快、静、齐,站好队,横成排,竖成行,做操动作要美而有力。眼保操,安静地在座位上要做好。 2、体育课讲规矩,听老师讲安全, 3、讲卫生,垃圾要放到小桶里,打扫教室要彻底,打扫完毕劳动工具要摆放整齐。 4、每组组长要清人,学着老师做好值日。 四、 一日常规 1、每天学生到齐后,中队长要检查红领巾佩戴情况。 2、老师与劳动委员组织检查卫生。 3、每天负责领读的学生要督促学生学习,读好图书角的书。 4、上课前需唱一首歌,由文娱委员领头。 5、老师与 体育委员看好学生做好两操。 6、每天的作业须过关,没做好要改好。 7、 放学后,先做作业后画画或自选特长练习,有时做家务。 8、如果有人违反班规,要到老师处说明原因。 李女士的儿子今年读二年级了,当天他做完作业后的课桌比较凌乱,她就要求儿子整理,儿子不愿意整理,还情绪特别激动哭着跟她讨论,说自己才二年级不懂妈妈说的道理,不懂人生的事情。李女士称儿子经常这样,当他不愿意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就会找好多理由来怼她。男孩不愿整书桌被教育,不料神逻辑将妈妈“反训”得哑口无言!网友:没毛病 看了视频,觉得这个娃挺可爱的。说话挺有条理的,“我不懂大学呀,我才二年级只懂数学语文英语啊!”两手一摊,很委屈的样子。哈哈,太可爱了。 题中,他的妈妈李女士说,小盆友经常会找出各种理由来拒绝妈妈不做他不想做的事情。 根据孩子的说法,估计妈妈平时没少跟孩子讲道理,孩子说不懂大学的事情。估计是由不整理书桌,引申到了大学等等。 对于爱干净,爱整洁的人来说,估计很难理解为什么不想整理桌子呢?我想起自己小时候,也非常不喜欢整理书桌,基本上是第二天早上起来才整理桌子,收拾书包,再去上学。而我姐则是很有条理,前一天就会收拾好。幸运地是,那会没人管我。因为爸妈太忙,没人管我们这些零碎的事情。所以我得已野蛮生长。 现在到我的孩子,我变了。希望娃能前一天晚上就把书包桌子整理好。幸运地是,娃不像我,不抗拒这件事,而且对整理书包还特别有要求,一定要按照第二天上课顺序来摆放书籍的顺序。每天写完作业就收拾好书包。 但是如果孩子不愿意整理咋办呢?根据我的个人经验呀,首先还是要给足孩子充分的自我成长的空间吧。如果孩子不整理书桌,平时少说道理。他要是找不到东西了,喊妈妈求助的时候,再适时敲打,告诉他,如果我们平时东西都摆放好,那要用的时候,就可以找到了。 另外,从我这个不爱整理的人的经历来看,我感觉每个人其实应该都有一个对“乱”的承受底线。实在太乱了,我也会忍不住要去整理一下。只是这个底线每个人不一样高,我想孩子应该也有自己这个底线。不强求,一旦碰触到他的底线来,他反倒会做这件事了。 作为母亲,我发现有时候自己也跟新闻中的李女士一样,会跟孩子讲很多道理。往往会由一点小事,讲很多,讲到以后未来啥啥啥的。其实经常讲,这些话不会进娃的耳朵。每次一开启,娃就会说你又开始啦。所以作为父母,我们得时时警惕,就事论事,少讲大道理。哈哈。 这是一个非常会玩儿谐音梗的小朋友呀。家长:我刚刚说的及时止损你能听懂吗?小朋友:我不能,我只知道笋能吃。 这视频里只看了后期小男孩反驳妈妈,并没有看到妈妈最开始是怎么说让他收拾房间的,不过从孩子的控诉里提到的大学啊、人生啊,还真是很难把这些事情和让孩子收拾房间联系起来。 平时我们家长引导孩子真的不要说的太高深,是什么事儿就说什么事儿好了,就比如让孩子收拾房间吧,他已经小学二年级了,确实应该能自己收纳了,但是试问谁又会喜欢干活儿呢,有这时间玩儿会不好嘛,所以家长和孩子之间肯定是要拉扯一会儿的。 如果我们说的太飘渺:家长:快把桌子收拾好。孩子:我不想。家长:你都这么大了还不自己收拾东西,长大后吧啦吧啦。孩子:桌子还没有那么乱呢。家长:现在是还不太乱,但是做事情要懂得及时止损,等乱的不成样子的时候就更难收拾了。我刚刚说的及时止损你能听懂吗? 孩子:我不能,我只知道笋能吃。 等等,你们不是要讨论收拾桌子嘛,怎么上升到了关于人生的讨论了,跑题了吧,这事儿能不能你俩边收拾边聊呢? 原本是一件平常的小事儿,在一堆大道理的堆砌下反而成了一件超常的大事儿,不但孩子理解不了,就连大人自己都被绕了进去。 这些生活琐事儿简单、直接的沟通反而有利于孩子理解收拾自己的房间是一件平常的事儿,收拾了说明你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没有收拾说明你还需要让自己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样听起来是不是更好理解一些呢。 而且在引导孩子的时候,我们家长要秉承一个原则——少动嘴,多动手。 哈哈哈哈哈哈,不是让你打孩子啊,而是说多带着孩子一起做,这些生活习惯就成了他身体记忆的一部分,而不是强加于他的家长的意愿。 比如:家长:快把桌子收拾好。孩子:我不想。家长:不想也不行,现在桌子已经乱了,接下来做XX该不方便了。孩子:桌子还没有那么乱呢。家长:现在是还不太乱,但是做事情要懂得及时止损,等乱的不成样子的时候就更难收拾了。咱俩一起收拾吧,你先把要用的东西放到这,我来负责扔不用的东西。 不要等孩子动手,家长先拿起桌子上的一样东西问:这个我扔了啊? 孩子肯定会给你反馈,能扔还是不能扔,由此开始一起收拾,慢慢的日久天长他就可以自己收拾了。 说真的,我是一个三十多的妈妈,我平时最烦的就是收拾屋子,一想这事儿就让我很头疼,但是我们是这间房子里的大人,没有办法做个任性的小孩子,所以自然就只能苦哈哈的忙里忙外,还真是有些羡慕可以耍赖的小孩呀。 既然是成年人啦,那就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的想法,站在家长的角度多尝试些实际的行动引导,尤其不要生搬硬套大道理。 如果你想在被孩子怼的时候扳回一城,那不妨试试当年我妈用的万能金句:我看你像… 比如刚才那段对话:家长:我刚刚说的及时止损你能听懂吗?小朋友:我不能,我只知道笋能吃。 我妈就会说:我看你像笋! @知乎亲子 这位母亲应该感到庆幸,自己孩子感觉委屈时至少可以大声说出来, 有多少孩子从小习惯默不作声,悄悄隐忍,最终被整抑郁的, 小孩子敢于发声,应该算是一种进步, 其实养孩子是需要勇气的, 小孩子乖乖听话会让家长非常省心,可是这种省心往往是以委屈孩子做为代价的, 一个人委屈久了,就会形成一种讨好性格 ,会在未来的两性关系当中一直处于劣势,会一直认为自己不够好而不断委屈自己迁就对方, 所以如果家长特别喜欢乖乖听话的孩子,就意味着会委屈孩子一辈子, 如果家长真的疼爱自己的孩子,就应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值得被尊重的。 领导:你相信我司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吗? 员工:这个月到底发多少工资? 天天跟孩子叨叨未来远大的理想,事业,前途,这些玩意儿看不见也摸不着。 你换个说法,「整理完书桌就可以吃冰淇淋」,信不信他立马把桌子收拾得整整齐齐,没准还给擦得可见倒影? 孩子8岁以后,家长「空谈式」的引导,真的很难——你讲道理,他能举出相反的道理;你讲案例,他也能举出相反的案例。 我家小萌也是小学二年级,也正处于这个阶段。二年级的小萌 「妈妈,你确定?」 「妈妈,我早上起来看到垃圾桶里的冰棍包装,你是不是趁我睡觉,偷偷吃冰棍了?」 「妈妈,你说的是真的吗?」 「妈妈,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圣诞老人,我家都没有烟囱,请问他怎么进来?」 「妈妈,你不会是在骗我吧。」 「妈妈,如果我有一大笔钱,是不是就不用好好学习 将来努力赚钱了?」 以上,基本是我和他的日常对话。你说裤子短了,他说不短呀,脚踝不冷呀 而且,你根本搞不定他日益活跃的思维,他甚至偷偷编了一首原创「童谣」,据说已经火遍了学校:一年级的小豆包,一打一个包二年级的小辣椒,辣死小豆包三年级的小铁锹,铲走小辣椒四年级的小钢刀,砍断小铁锹五年级的小铁棒,敲碎小钢刀六年级的xxx(人名),挥舞小铁棒 真的,承认吧,从孩子快进入三年级开始,我们就没办法控制他们了! 哪怕是暴力也不可以! 因为,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我觉得这事儿要有解,需要先接受这样的事实:大部分父母,仅仅凭借自己作为的父母身份,已经无法直接左右孩子的行为了! 那该怎么办呢?我有几点实操办法:以身作则孩子不愿意收拾桌子,那就自己一起上前,一起收拾;孩子不愿意写作业,那就搬个电脑在孩子身边,自己工作,孩子写作业孩子不愿意看书,那就自己拿本书在他旁边 一起看(不是读给他听) 起码我们不会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被回怼:为什么你xxx,我却xxx? 2. 言而有信 说话算数特别重要!别今天说考100分给买手机,最后因为各种结果没买 这就是失信于孩子。 这种失信,会让孩子不服气,当然更不愿意听话。 3. 设立底限 收放有度,关注原则。家长只管底限问题,不要去管太多细节。他要是次次保证写完作业了,我肯定不会要求他还要擦桌子,削铅笔…… 要求多了,孩子和我们相处的线就始终紧绷着,特别容易断。 4. 让他去试 【强调】底限以内,才能让他放手去试,原则问题上绝对不让步哈! 教员在《实践论》里说:要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亲口尝一尝。 你试试让他别收拾桌子,下次找不到东西、找东西迟到了,肯定比我们一直叨叨他更有效! 这就是「逻辑后果」——因为他做了/没做xxx,所以导致xxx。 这种因果关系的建立,极少人可以通过道理习得,大多数人还是要自己亲自试过,才能从一手经验里习得。 这样一来,我就可以轻松给他怼回去。 「妈妈,你确定?」我什么时候骗过你? 「妈妈,我早上起来看到垃圾桶里的冰棍包装,你是不是趁我睡觉,偷偷吃冰棍了?」我是光明正大吃的,你要想吃,就直说,别拿话挤兑我。 「妈妈,你说的是真的吗?」你可以去查书呀,看看我说得对不对。 「妈妈,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圣诞老人,我家都没有烟囱,请问他怎么进来?」你知道吧?不相信圣诞老人的孩子,圣诞老人肯定不会给他送礼物。这是你的选择。 「妈妈,你不会是在骗我吧。」你去试试看呀,试过就知道我有没有骗你了。 「妈妈,如果我有一大笔钱,是不是就不用好好学习,将来努力赚钱了?」那谁知道啊?有可能呀。但你要是不好好学习,又没有一大笔钱,怎么办?耶 身为父母,不要有「完美父母」的偶像包袱。 对孩子坦诚以待,而不是「我是父母,你就得听我的」,真的会轻松很多,很多。 如果我想让他收拾桌子,我大概会有几种办法: 「快去收拾桌子,不然来不及看电影(投影仪)了!」 「你千万别收拾,真的,千万别收拾啊!回头找不到你最喜欢的铅笔,也绝对不要找我哈。」 「好呀,咱就放着哈。下次老师问我你的学习习惯咋样,我肯定有啥说啥。」 「行,那你省出来收拾桌子的时间,要不咱们再写一套卷子?」 …… 养育这件事, 煽情了说,是「孩子的成长,就是离父母越来越远的过程」, 现实了说,是「咱各退一步,海阔天空。为娘我努力给你兜底,但想过更好的生活,得靠你自己。」 作为一名老班主任,有一个不传之秘,就是当宣布一些有可能引起学生情绪的事件时,将其归结为制度或统一安排,并同时表达同情,这样更不容易师生对立。 比如说,宣布放假时间较短,解释说是教育局统一「唉~没办法,也是上面的安排,谁不想多休息休息呢」 比如说,原本要进行的秋游取消了,解释说是学校安排「明明老师我也很想去玩的」 比如说,要惩罚一个小组继续做值日,解释说是根据班规「惩罚虽然可能让你们不太高兴,但毕竟班规也是当时大家一起制定的」 当学生的不爽被归因为制度和规则的时候(其实也确实如此),也就转嫁了矛盾,减少了对立。 因此,孩子不愿意整理书桌,其实是因为整理书桌没有形成规则,如果整理书桌成为孩子完成学习或睡前每天要进行的一项规范动作,你只需要说一句“我看到书桌还比较乱,孩子你知道该怎么做”或者“我们马上要睡觉了,但孩子你忘记了一件事哦”,孩子就立刻知道做什么。 然后,只需要坚持重复,这条规则就会成为习惯,孩子每天就不用提醒,自然而然去做这件事。 我认为家长首先要思考的是,整理书桌这件事需不需成为规则。因为家庭教养中家长应该“抓大放小”,大方向定下来同时也给孩子一定自由。用个可能不太恰当但比较形象的比喻,家长育娃应该像遛狗,狗狗可以自由活动,但一切仍以主人为中心,而且在不知不觉之间去了主人想去的地方,最后狗高兴人高兴;不应该一直抱狗,你走到哪抱到哪,没有一丝自由的空间,狗挣扎人烦躁。 孩子遵守规则的能量是有限的,如果到处都是壁垒,孩子会很压抑。 如果你认为“维持环境整洁”在你的家庭教养理念中非常重要,那也可以把“整理书桌”放在你们家庭的规则列表里。 二年级的孩子已经足够大,可以召开家庭会议,讨论并决定家庭规则,然后以清单的形式列出来,贴在家里面醒目的位置。 规则一定要明确可执行。比如说,定好是每天整理还是每周整理,千万不要定「乱了就整理」,因为「乱了」本身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你认为的乱了,可能是清风吹落了几片树叶,孩子认为的乱了,可能是地震之后的满目疮痍。 规则应该是针对全家,而并非只针对孩子。比如说,孩子整理书桌的时候,大人也要整理书架。你看你们家书架也是歪斜的,不能只要求孩子啊~这个书架应该不是孩子的吧?也不太整齐呢! 规则可以适当有奖惩。比如说限制孩子看动画片不能超过一个小时,父母也不能看手机视频或玩游戏超过一个小时(至少孩子醒的时候不做)。如果做不到,孩子第二天就不能再看动画片,父母就不能在孩子面前看手机。如果能做到,可以给孩子精神上的奖励,或者小红心、代币。 很多家长“刀子嘴,豆腐心”,“你吃吧,吃这么多冰激凌冻死你”“你在哭!再哭妈妈不要你了”“家里这么多玩具了,再买我把家里的玩具统统扔掉”这些话大家是不是似曾相识?喜欢讲狠话,但又做不到,最后又顺从孩子,一次次“狼来了”孩子就知道家长“只不过说说的”。 所以,最好成为成为一个“豆腐嘴,刀子心”的家长,有规则就守住底线坚决执行。永远记住一句话:在一个传达力量的时候,如果父母说得越多,他们传达的就是软弱。 为什么孩子总是嫌你唠叨?因为你讲得太多。 为什么你总要讲这么多?因为你失控。 我们想让孩子做事情的时候:能做就不要说(模范带头),能少说就不要多说(执行规则)。 家长不是不能和孩子讲道理,但是一定要有两点注意。 「我刚刚说的及时止损你能听懂吗?」 「我不能,我只知道笋能吃!」 哈哈哈哈哈哈,孩子虽然听不懂及时止损,其实肯定懂你想让他干嘛。 但孩子这个时候已经有了对立情绪,道理是什么对他来说并不重要。孩子的大脑在处理情绪,任何话他都听不进。即使听到,孩子也会强烈抵触,这时候如果你选择和七岁的孩子争执对抗,只能让你也回到七岁——和他们同一水平。 如果孩子有情绪,家长沟通的时候,只需要站在他的角度,理解他的情绪,然后执行规则即可。 “妈妈很理解你,你很困想去睡觉了,这时候整理书桌你会觉得很难受,但是没办法,我们之前一起定的规则就是这样的。” 这时候,如果妈妈能说这一次我来帮一帮你,孩子会很开心,立刻感受到妈妈的温暖。 「及时止损」如果你在其他场合静下心来和孩子解释,二年级的孩子肯定能懂。 但在这种情境中不可能懂。 我们要用简单明快的语言和孩子摆事实讲道理。 孩子的视角和理解能力与家长有很大的差异。讲一个小故事哈。 今年冬天,杭州下雪了,我家的两个孩子看着窗外飘雪很兴奋,他们一直喊叫着:我们的房子在往上升! 我就很困惑,他们怎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后来我才明白,孩子都是仰视雪花的,在天空中没有其他参照物情况下,雪花一片片由上到下由远及近,就会感觉自己在往上飞。爸爸,我们的房子 在往上升!https://www.zhihu.com/video/1497135734155223040 多么的有趣,当我们不懂孩子的时候,不妨蹲下来,向上看。 这才是孩子的视角,才能看到孩子眼中的世界。 @知乎亲子(中小学政治)2023上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真题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中小学政治)2023上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真题、(中小学政治)2023上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真题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谁是谁的谁,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原文地址:http://www.longhang.org/post/3363.html发布于:2025-1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