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马云和马斯克为什么聊不到一块儿?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马云和马斯克为什么聊不到一块儿?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马云和马斯克为什么聊不到一块儿?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马云和马斯克为什么聊不到一块儿?、马云和马斯克为什么聊不到一块儿?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导读目录:
2、如何看待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马云与埃隆马斯克的对话?
资助一亿元科研资金,提供超过一亿件防疫物资,帮助150个国家、地区和国际机构……疫情发生后,马云公益基金会联合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正在发挥怎样的作用?昨晚,在央视新闻频道《新闻1+1》栏目,主持人白岩松连线马云公益基金会创办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倡导者马云。 /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2003年的经验教训让我们反应比别人快 白岩松:为什么1月20号就成立了相关小组?25号就成立全球采购小组? 马云:1月20日之前我们已经关注到一些情况发生变化。在2003年阿里巴巴有过一次因为SARS而触发的整个应急的变化,阿里巴巴集团在1月20日感觉不对以后先成立临时小组。当时在思考:如果情况发生怎么办?未来更严重该怎么办?阿里巴巴应该做些什么事情?后来通过网上数据发现大量采购口罩,所有医疗物资断货,感觉问题严重了,1月26日迅速成立采购小组,在全球范围内采购各种各样的医疗物资,紧急运往武汉。是因为2003年的经验教训,让我们反应比别人快。 为什么一开始就拿出1亿元给很多科研团队? 马云:当时做这个决策时,一方面在抢购各种物资,另一方面在思考,疫情多久会过去?靠什么过去?我认为一时半会儿不会过去,只有靠科技的突破、技术的创新、医药的研发才有可能创新。医学方面的专家,绝大部分人认为疫苗不错,但也有很诚恳的建议,说疫苗在人类的任何一次疫情过程中,没有一次发挥过作用,只有在电影上发挥作用。因为最快的速度,疫苗从研制到研发需要9个月时间,应该打消这个主意。我个人认为必须做长期准备,假设9个月疫情没有控制住怎么办?如果疫苗经过9个月能出来呢?一定要支持科研人员,一定要支持他们发展,一亿元钱可以说很多,也可以说很少,表达一个心意,同时传递给中国所有的、武汉的老百姓必须支持科研人员,必须在这打突破点。 /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一开始最难的是找货源 马云:一开始武汉出现(疫情)以及全国各个城市出现(疫情)的时候,医疗物资非常短缺。那时首先要想各种的办法。我给所有认识的朋友打电话,希望他们能够想尽一切办法,帮我收集各种物资。那时最难的是找货源,而且价格非常混乱,有些价格三四块钱最后炒到三十块钱,我们一手拿现金一手拿货还要有人盯着货的质量,并且把这些货马上用车押送到仓库,直接运上飞机回来,确保速度,确保物资。 想尽一切办法救武汉比什么都重要 白岩松:从国外向国内运物资的阶段有什么难忘的事? 马云:很多留学生、海外华人为中国大陆提供物资,货没有办法运回来,我们想办法怎么运回来。另一种是从国外筹措物资,感受最深的是:1、日本在几天内马上筹措了12万套防护服,那时口罩在世界各地抢购,但是防护服是最难搞到,日本把几乎所有的库存、好的东西都给了我们;2、我从南非一个朋友那儿采购到很多口罩,质量非常好,但运回来非常难,中间要经过十几个国家的领空权,那时在万般无奈下,通过外交部、国家发改委以及各国驻华大使,在24小时以内打通十几个国家的领空权;3、当时口罩进口中国有各种标准,韩国标准、日本标准、欧洲标准、美国标准,但是很多标准中国不能进口,那时火急火燎,联系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领导,他那时说救人、救火、救武汉什么都重要,立刻协调开会,把很多口罩运进了国内。后来我们往国外运的时候同样碰上标准的问题,就把这个案例告诉人家,现在是救命、救人,不是卡谁的标准更重要。 该给哪个国家捐赠优先级很重要 马云:当中国、武汉形势得到控制,中国的口罩和防护物资生产能力起来的时候,我们想,武汉的情况不能在全世界发生,可以预先做准备。在抢购物资给武汉,给全国其他城市的过程中,我们已经组织了下一阶段。疫情不仅会在中国,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出现疫情停止的现象,考虑到这些,必须向全世界做好准备。一开始我给欧洲很多国家捐赠的时候,他们说你们先照顾好自己,我们不需要口罩,他们认为问题没那么严重,我几乎一个个说服他们。 判断哪个国家该捐,哪个国家不该捐,一个很重要的点是优先级。1、疫情出现困难优先的国家,出现了问题,日本、韩国、伊朗等,迅速把货源运过去;2、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别人帮过我们,全力以赴支持过我们的国家,优先考虑;3、第三个阶段发现几乎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可能碰上,特别是非洲以及我们周边的邻国,还有一些岛国,如果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那时我们决定,让阿里巴巴的采购部门扩大采购,包括马云公益基金会、阿里公益基金会不考虑任何资金压力情况下,不考虑价格,只考虑有货源,有保障,只考虑货能迅速运到,从这个角度对全球进行支持。 /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做公益要有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手法 马云:马云公益基金会成立的第一天,我就用自己的钱,这是个私募基金,外面可能搞不清楚,认为可能是阿里巴巴或者马云筹集进来,每一分钱都是我们自己的,因为我希望用这些钱为中国的公益事业打造一个模板,让更多其他的公益组织知道该怎么做。我是做企业出身,做公益跟做企业是一样的,最主要是有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手法。做公益一定要结果导向、效率导向、透明导向。用自己的钱我可以去做很多决定,我可以做自己认为正确的决定,我可以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因为我们不代表任何人,只代表良心,只代表未来,只代表我们所有民间能够帮助的事情。 /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做公益最重要的是透明 马云:1、公益基金必须有结果,没有结果天天只有善心是不会受人尊重,更不会达到效果。2、必须效率,别人干这件事情需要五天时间,你是否可以三天做到?别人做这件事情是五块钱,你是否可以两块钱或者三块钱做到?3、最重要是透明,尽管这钱是你的,既然你做了公益,成千上万的人在关注你,成千上万的人在受益,成千上万的人参与,你必须也有责任向全世界透明,每一分钱,每一件事情必须是干干净净、透透明明。 做公益最受益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马云:做公益最大的完善,最受益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公益本身在于唤醒,公益和慈善最大的区别:慈善给的是钱,公益参与的是行动,公益在唤醒别人,慈善要低调,但公益要高调,公益不仅仅要善心,更要有善能,要有组织能力,要有结果导向,要有效率意识,要培养出一批人来。这次疫情过程中给阿里巴巴也好,给马云公益基金会很多年轻人很多的机会,未来我们想把马云公益基金会真正变成一个全球化的基金会,坚持在教育里面,坚持在企业家精神,坚持在女性领导者还有环境。像类似于(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事情希望它发生得越少越好,但是一旦发生我们反应也是非常快的。 我们不能关注了1%而忘掉了99% 马云:我这个人也好,阿里巴巴也好,过去二十年来是一路被批评下来,所以我们对不同的意见、不同的声音非常习惯。所有人都要习惯听不同的声音,都要习惯被批评,做公益本身不是为了赢得别人的表扬,但是我们也不在乎别人的批评。我们是代表中国老百姓,代表中国民间,代表中国企业界,代表人类共同的良心给全世界进行捐赠,捐赠本身也许对别人帮助不大,但对我们自己的帮助非常大。大概任何国家都有1%左右的脑子撞坏的混蛋,如果我们多关注了1%,而忘掉了99%善良的人群,这是人类的悲剧和悲哀,所以我们并不在乎这些。 我们今天能有能力帮助别人是最大的福报 马云:你要想去找那些刺耳的声音,这世界上永远不缺,你要想听好听的声音,这世界也不缺,但是你要听的是内心的声音,未来的声音,那些呼喊救命的声音。你今天所做的事情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尽自己的良心,我认为我们今天有这样的能力去做,是最大的福报。 珍惜未来尊重未来必须为未来做事情 马云:我们做任何事情既要尊重昨天,要珍惜今天,更要为未来做准备。如果不为未来做准备,我们不可能在1月20日就成立抗疫小组,不可能26日就成立全球采购小组;如果不为未来去思考,就不会有今天的阿里巴巴,在二十年以前做电商;如果今天不为未来考虑,我们这公司未来怎么可能生存?我们的国家不为未来去考虑,怎么可能成为一个在世界受人尊重的国家?所以我们珍惜未来,尊重未来,必须为未来做事情。国内国外有各种不同的声音,正因为有不同的声音,才需要你用自己的脑袋去思考,为了这个国家,为了这个世界上的和平,为了未来更多的人出去能够跟世界更好的交流,我们必须为未来去做。 新闻+ 1月25日,阿里巴巴启动了驰援武汉行动,在投入“抗疫”初期的应急阶段,阿里巴巴累计投入30亿元,用于包括医疗物资采购、驰援医护人员、支持新冠疫苗研发、打通全球物流绿色通道等各个方面,其中,马云公益基金会和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共捐赠防疫物资超1亿件,驰援国内外疫区。 /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截至目前,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马云公益基金会共捐赠了国内及海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医疗物资超1亿件,包括医用防护和N95口罩、核酸检测试剂和提取试剂、防护服和防护面罩、呼吸机、医用手套、护目镜、额温枪等几十个种类。 /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马云说,“今天的我们同在一片着了火的森林里……这是一场会夺取无数人生命和健康的战争,人类共同面临的是一个隐形却凶狠的敌人。在这场灾难面前,只有合作、互助、团结起来打败它,才是唯一的出路。” 8月29日上午,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今日在上海开幕, 在开幕式上,特斯拉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Elon Musk 和联合国数字合作高级别小组联合主席马云进行了一场“双马”对话。 你怎么看?马云对话马斯克全文:要警惕AI?该移民火星?如何更长寿?_科技_腾讯网 都是商界顶尖代表,但感觉特别尬。 虽然我不是马斯克的粉,也很尊敬马云,但是听我分析一句。 Musk有生之年的目标在于殖民火星,其他一切都是为这个服务的。 1. 火星没什么氧气,内燃机不太可能,所以有了Tesla电动车。 2. 火星发电什么最能规模化,太阳能。所以有了SolarCity。 3. 火星气压极低,然而环境恶劣,风暴极多,修铁路的话全封闭式Hyperloop了解一下。 4. Space X自不必说。为什么不用降落伞回收火箭,猎鹰火箭回收要用推进剂,因为火星大气太稀薄,大规模使用降落伞不现实。 5. 火星怎么上网,Starlink先在地球上测试一下。 6. 躯壳太沉重了无法彻底适应火星与宇宙空间,所以不管黑猫白猫,脑后插管Neuralink也要上马。 7. 评论区有人质疑,Musk怎么对最基本的火星种地吃饭问题都无动于衷? 很巧的是Musk的弟弟Kimbal Musk创立了Square Root,致力于集装箱尺寸的精细化无土栽培技术。 然而,火星这个有生之年,只是个小目标。其实Musk心里真正想着的是一个更宏大的对于多行星文明的追求。这是人类文明得以长久延续几乎唯一保险,但Musk说的这1%的保险费人们不知所云。 有深邃眼光的时代先行者总是会被认作骗子和疯子,一个“卖保险”的,不一定能成功;但是辗转推销那不知所云的互联网的年轻马云,曾经也是个“传销骗子”不是吗。ISRO Mars Orbiter Mission “骗子”马云20年前珍贵视频:到处推销失败,在家里成立阿里巴巴"骗子"马云20年前珍贵视频https://www.zhihu.com/video/1150869911768350720 我一直很害怕这俩人对话。我是一个特别害怕尴尬的人。 我怕他们说: 马云:你信不信,你的火星计划迟早会用上我的支付宝。 Musk:就是山寨Paypal的那个电子支付吗?我出道第一天就把Paypal卖了。 https://www.zhihu.com/video/1150861224932614144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43478446 感觉就像我跟村里大婶说高数。 大婶:你在大学都学了啥? 我:高数、物理之类的。 大婶:高数是啥? 我:就是高等数学? 大婶:比加减乘除高级? 我:是高级一点。 大婶:买菜用得着吗? 我:用不着…… 大婶:那你学它有啥用?多学点实际的,你看你上次买白菜2块钱一斤,我们讲讲价1块钱一斤就买了,别上学上傻了。 我:…… 大婶:那你物理学了啥? 我:(已经不太想说话了)万有引力之类的,就是牛顿研究的那些。 大婶:啥叫万有引力? 我:就是让你在地上飞不起来的力。 大婶:那你研究这个能让我飞起来吗? 我:……暂时还不行,咱能聊点别的吗? 大婶:我家电视坏了你会修吗? 我:不会。 大婶:我家的母鸡不下蛋了你会治治吗? 我:不会,您把它炖了再买只吧。 大婶:我就说你上学上傻了吧,跟生活有关的一点都不会。 我:您忙,我先回去了。 有些人的人生只局限在买菜和母鸡下蛋,你跟他聊火星根本聊不下去。 阿西莫夫在《基地》中提出了一种叫做“符号逻辑”的话语信息检测方法 目的是将语言中混淆语意的所有障碍物一一排除:首先除去所有无用的废话、玩笑和修词,然后剔除掉没有实质意义的言论和自相矛盾的说法,最后再将情感的色彩抽离 最后过滤出来的,才是抽丝剥茧后的真正含义 七千字(翻译中文后)的马云 v.s. 马斯克对话实录,通过符号逻辑的过滤,就是下面的内容 话题一:AI 马斯克:人通常低估人工智能的能力,实际上机器很有可能比人聪明得多。我希望AI是友好的,如果打不过AI就加入AI组成团队。人类输入信息给计算机特别慢,计算机看人一定会觉得特别无聊。 马云:我不是搞高科技的人,我是讲生活的,我觉得AI能更好服务现在我们居住的环境。我很乐观,我不觉得AI是一种威胁,因为人类很聪明。 马斯克:技术进步速度太快了,人类历史来看,哪怕技术进步慢1000倍,人类进化/文明也跟不上。这是事实,和乐观悲观无关。 话题二:火星 马云:你为什么对火星有兴趣? 马斯克:人类需要更进一步了解宇宙的本质,以确保我们能够进入到不同的行星生活,以防地球毁灭导致人类文明灭亡。我不知道将地球人类变成宇宙人类的机遇有多长时间,理智告诉我们需要尽快抓住机会窗口。 马云:把精力和资金投入提升地球的可持续发展上更好,我不想看太远。 马斯克:我也是支持地球的。但有一天当人类成为多星球生存的生物时,人类社会将有可能实现超越地球的更大发展。从资源的角度说,这世界只需要使用大概最多1%的资源用来研发去实现多星球生活,这是明智的投资。 话题三:工作与就业 马云:每一个技术革新,人类都担心会减少就业,事实证明技术会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以后人类会活的更长,工作时间最好减少,让人有更多时间娱乐、旅游、生活和生孩子。 马斯克:今后人工智能会使得工作失去意义,所以我建议大家去学工程、物理或者做一些和人互动的工作。我们要思考神经连接的问题,我们所剩的时间也不多了。 马云:我从来不担心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 话题四:教育 马云:所有的教育体系给孩子教的东西,主要是为工业时代所设计,过去我们专注的都是记忆,但计算机可以比你记得更好,算得更快。所以人类要更有创意,更有建设性,比如去学艺术,学画画,学跳舞。 马斯克:最好的未来学习方法是完善神经连接科技,让知识批量快速上传。 马云:人类最好的资源是大脑,人脑不会被AI控制,人类无法制造出比人更聪明的东西。 马斯克:我不赞成,聪明人犯的最严重的错误就是自以为聪明。 马云:哪个人类创造的东西比人更聪明? 马斯克:阿尔法go 马云:计算机可能更聪明,但是人类要有更多的智慧。聪明是学术驱动的,但是智慧是经验驱动的。是人类发明了计算机,我从来没有看到计算机发明一个人。 马斯克:人工智已经在跳跃自由度,智能的数量级在不断的上升,可以完全模拟人的各个方面。 马云:AI就是爱,以前一个成功的人士必须情商高智商高,在未来的AI世界里面,成功需要爱商要高。 马斯克:牛。 话题五:生命 马云:在人工智能帮助下人类寿命会有多长,人工智能可以帮助环境可持续发展吗? 马斯克:如果我们能够做神经连接的话,年龄已经不太重要了,可以把人像游戏一样储存下来。我觉得AI人工智能完全可以帮助我们实现环境可持续性。 马云:和移民太空相比,我倾向于待在地球上解决地球问题。人类可以生活得更长,同时更健康更快乐。我们要关注的是价值观、愿景和梦想。我觉得技术应该和梦想共生,并不是技术改变我们的世界,而是背后的梦想真正改变了我们的世界。 马斯克:我们要为意识长久的存在而奋斗。 这是一个外国反动势力的总结,但写的蛮有意思的 马斯克觉得因为人类上传信息给计算机的速度太慢(比如打字),如果他是计算机,感觉计算机会觉得很无聊 ——感觉有点庄子的味道,子非鱼但是知道鱼无聊 马斯克看技术进步的事实,不论悲观或是乐观 ——感觉有点历史唯物主义价值观从资源的角度说,这世界只需要使用大概最多1%的资源用来研发去实现多星球生活,这是明智的投资。 ——感觉有『点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笼子里面』,『饱备干粮晴备伞』,『股市可以搞搞,搞不好可以关掉』聪明人犯的最严重的错误就是自以为聪明 ——这太中国了,智勇多困于所溺如果我们能够做神经连接的话,年龄已经不太重要了,可以把人像游戏一样储存下来 ——感觉马斯克想说,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而马云老师讲的爱,更像是舶来品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陈经】 8月29日上午,马云和马斯克在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式上聊上了。 2019年8月29日,上海,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开幕。上午11时,阿里巴巴创始人、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联合国数字合作高级别小组联合主席马云与特斯拉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进行了瞩目的“双马对话”。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一、聊天记录 以下对话是笔者揣摩两人内心的意思,“显性化”转译出来的,两人并没有这么说。原始对话点这里。 火星与地球 马云:人类很聪明,不用担心AI威胁。 马斯克:AI玩游戏进步飞快。担心啊,未来科技碳基人不行,硅基电脑行。 马云:哥是火星人,只对地球有意思,对火星没兴趣,你为啥对它好奇? 马斯克:地球肯定会没戏,人类得飞出去。45亿年来第一次有机会,得赶紧行动抓住机会窗口,不要错过了。 马云:你就瞎想吧,70亿地球人才是现实。去了火星也回不来。让AI帮助地球人生活得更好、认识人类自身。你还想往地球内部挖,这不错,比起瞎想外星球好。 马斯克:以地球发展为主没错,但得分0.5%-1%的资源去投资外星球。特斯拉牛逼,到中国发展很好!中国发展特别快,很好!中国火箭民企也出来搞了,虽然成绩还不行。 AI抢工作 马云:AI抢工作是扯。有AI干活人能减少上班时间多玩,更开心。我爷孙四代,去过的城市每代能翻10倍。未来不用怎么工作,大家开心玩,不要担心AI。人类农业时代30岁寿命,到工业时代有70岁,AI时代能100岁。生活好了人们不想生小孩,没办法。需要AI照顾老人。 马斯克:除了写软件,人类所有工作都被AI抢,最后AI自己写软件。人只剩下人与人互动的工作。时间不多了,趁人还能工作尽快吧。我搞的脑机公司Neuralink,会牛逼。 马云:你就忽悠吧,这些事我不信,不要杞人忧天。 AI教育 马云:担心教育。机器工作比人强,人靠啥表现智慧?教育要改,人去学唱歌跳舞艺术,和机器区别发展。机器是工具没灵魂,人还是特别。改革教育,让孩子适应以后每周三天每天4小时的工作模式。如果改变,就不担心。 马斯克:你才是瞎忽悠,未来如何不是看你吹的,而是看我这样的如何亲手实现。教育要评估,要学对未来有用的,现在很多是没用的,得改。脑机公司厉害了,可以直接输入知识学会开飞机。现在的教育方式,输入太慢。按想象建设未来会出错,但是得积极去试。 马云:去试我赞同,不怕犯错。不要怕AI,如果人类自己能更好。还是更担心现在人不生小孩的问题。人类需要众多基数产生优秀大脑,比自然资源更厉害。人类必须而且能够保证机器是工具,机器是人发明的,不会比人更聪明。 马斯克:你错大了!人创造的机器可以超过人。你这样想机器,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马云:你还嘴硬?比人聪明的机器,有么? 马斯克:国际象棋、围棋,人下不过机器了。智力以后也会被计算机超过。 马云:计算机下棋的本事,就跟汽车跑得快类似,人不用去比。机器下棋不是真的聪明,人更有智慧。围棋是人类发明的,人和自己比,不和机器比。 马斯克:AI会进步,我们观点差太大没得谈了。人口问题我同意你,不生小孩人口减少是更大危机,而不是人口爆炸。 马云:人口问题咱们一致了,中国人口问题还特别严重。地球人都减少,还移民火星? 马斯克:扯太远了,现在只有机器人能上火星。 马云:要多生孩子!阿里巴巴有逻辑的业务可以靠AI。人类特有的是爱,是感情,不是冰冷逻辑支配的。逻辑的事要靠AI。AI还可以搞金融,防备坏人。 马斯克:AI也就是爱,这是你说的。(马云:并没有,AI是工具) 马云:忽悠是吧?一起来吧。AI如果能爱,那人要更能爱,像IQ一样发展Love Q。 AI与人类可待续发展 马斯克:中国牛逼的一点是可持续发展,世界最牛。人类可以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 聊点科幻,把自己的神经状态放入脑机,机器生存。改变DNA,大幅提高寿命。靠科技提高寿命甚至永生是好事,但是哲学上不一定好,有生有死按周期来才正常。 马云:不聊科幻。人应该更有智慧,了解自身,爱护地球,靠地球可持续发展。AI帮人类实现这个目标。 不要唯技术论,要有人类一起好好生活的梦想。技术上更长寿不一定好,核心是人类要一起走向和谐快乐。人类可以靠大爱的梦想过得更快乐,比指望科幻技术现实。 二、关于AI,二马观点差异的背景 因为是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所以聊的是AI、人类未来、宇宙飞行,都是高来高去的话题。马云拿手的电商,一个字没提,俗。马斯克的SpaceX发射卫星没提,离地还是太近,火星才够。特斯拉电动车有未来感,所以提了下。 这种务虚的“高端对话”,两人都不会提自己真正拿手的实务。但是对话也很有意义,说明在这些与人类未来休戚相关的领域,人类精英存在很大的分歧。马云和马斯克并不是随便瞎聊,AI、人类未来、宇宙探索,已经有了相当深入的思考。例如AI在2016年初因为AlphaGo事件忽然爆红,之后几乎逢会必谈,马云和马斯克有充分的时间去形成自己较为成熟的观点。 华为莫斯科研究中心:人脑门上贴打印纸,Face ID系统就认不出人脸了 AI爆红之初,人们打开了想象力,把AI说得非常牛。甚至有“奇点”的说法:等AI突破,未来就不属于人了,又出了AI威胁论。一些真正在搞人工智能的业界人士看不下去了,出来解释说,AI深度学习就是在搞统计学,没那么神。人工智能的基础如果是统计学,会有根本的问题,内在就不可靠。例如华为刚公布,脑门上贴张纸就能骗过人脸识别。一些学者认为,需要建立以坚实逻辑为基础的人工智能系统。人工智能应用在蓬勃发展,但一般是基于统计学的野蛮训练,高级一些的还有AI自我对抗强化学习,这个路线有明显可见的上限,远达不到社会目前对AI能力的想象预期。 而对于AI表现出来的“聪明”,人们也解读得差不多了。马云认为AI是工具,显然是以此为基础的。AI下棋表现出来的能力,本质上就是计算器的加减乘除。和汽车跑得快一样,机器无论是跑路还是下棋,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都是人在让机器做事。只要看惯了,确实可以把下棋的机器理解成汽车,人和人自己赛跑,自己和自己下棋,用不着和机器较劲,不用和计算器比计算能力。通过进步之后的AI反射人类自身,人的价值得到了更深的认识。例如人们通过AI分析棋局,只有人才能理解AI下的棋有多厉害,人类推翻了过去对棋局的认知。这就是马云说的,通过AI认识人类。 马斯克对于AI发展速度更为看好,相信以后会取得更实质性的突破,如强人工智能。但是目前AI的进展应该已经被解读得差不多了,不足以支撑马斯克式的乐观(或者说对AI失控的担心),使得人们可以较为轻松地面对AI发展的威胁。在这个前提下,这次AI热潮和过去热了一阵子又转入冬天有本质不同,确实能在很多行业产生革命性影响,如大大提升自动化水平。所以马云和马斯克都同意,AI会改变社会。 两人的分歧在于,马云认为AI完全可控,基本全是好事,没什么坏事。而马斯克生活在西方社会中,科技的两面性是常见思维方式,更愿意谈得科幻一些,把脑机也引入来。这也是马斯克平时的人设,主打科幻未来感。 马云是文科背景,马斯克是理工科,但是在AI问题上,马云的说法更为扎实。 三、火星问题的技术背景 马云显然认为载人上火星是极不可能的,持否定态度。这个技术背景是人类航天技术的大停滞。 1969年人类登上了月球,短短10来年就从发射人造卫星飞速进步到了登月,对宇航的信心爆棚。但是50年过去了,人类已经冷静下来了,航天技术其实碰到了巨大的障碍。 月球离地球只有38万公里,重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从月球上起飞容易。就这样,登月火箭土星五号起飞重量高达3038吨,推力3408吨,到现在都没有超过。如果要载人上火星,再像登月那样返回,距离最近也有5500万公里,飞过去飞回来的时间几十上百倍,生命维持系统的压力大得多。降落到火星上,重力有地球的三分之一,起飞需要的燃料更多,还要飞回地球。随便一估算,登火星再返回,需要几万吨重的大火箭,一炸就全完了。技术上完全没有可行性,没有国家会去试。 这就是马云说的,“去了火星回不来”。要是拼了命,造个单程的火箭把人扔到火星上,坚持探索一段时间再英勇就义,这还是可以想象的。问题是没人肯搞,不是找不到愿意献身的人。是有科学家说,愿意献身跑一趟火星。就是单程,这需要的钱也算不清。 马斯克的“火星移民计划” 马斯克就更进一步了,搞了一个“火星一号”移民计划,全球有8万多志愿者报名了,中国都有1万多,报名费11美元。这个事马云应该是不太看得上的。马云的风格是,说很大的事,听着像忽悠,甚至被人怀疑是骗子;但内心是真想干成的,干成了再出来说,就是马云的巅峰时刻了。 马斯克的风格是,针对人性的弱点狠抓眼球。当然他不是说完全没背景地瞎忽悠,SpaceX有不少创新。他是虚实结合,虚的地方漫无边际疯狂忽悠吸引关注,实的地方会做一些看似有关联,实则不相干的业务。SpaceX的业务和火星移民计划一毛钱关系都没有,架不住地球人就吃这一套,对于马斯克的疯狂大计划关注度很高,马斯克的业务等于白得了巨量的广告费。 马云应该是听专家介绍,心里已经明白了,太空移民这类事困难太大,不应该去琢磨。而且这种悲观是根植于内心非常坚定的,是很多了解技术的人的共识。刘慈欣有机会就鼓吹,要飞出地球,这是没办法了,真没有人去做。要能想办法就想了,就是没办法,才去鼓吹。 马斯克其实也知道,这事多半是不行。但是他存了个指望,就是忽悠人类用“0.5%-1%的资源”去搞外太空探索。0.5%听上去不多,其实是大得吓人的一笔钱。如果全世界GDP是100万亿美元,每年花5000亿美元去搞太空,这里的生意就大了去了,SpaceX的市场就打开了。 马云甚至连忽悠的机会都不给,他钱多得很,但不会给火星事业一毛钱。所以马云特别重点强调,要关注地球。 四、教育与人口问题 两人真正有些共识的,是教育和人口问题。 传统观点,是人口爆炸,联合国和中国都是,说人太多。但是近年来,风向急剧变化。中国的人口出生率急剧下降,日益让人感觉触目惊心。马云也感受到了,所以对年轻人不生小孩表示了很大的关注。马斯克在美国,人口出生率比中国要好些,对人口危机感受没那么深,但是也知道现代社会人们不愿意养小孩这些事。 马云应该是对出生率比较绝望。这种事非常难搞,出生率降下去了就很难上来,年轻人是真不愿意多生。所以,马云说的是,AI帮助养老,年轻人没时间照顾老人,AI技术进步了也是个办法。 关于教育,两人认为现在都有问题,面对AI的挑战不行了,要改。只不过两人改的方向不一样。马云是认为需要思考教育的本质,让人们能更开心地生活,是一种社会化的改革方向。马斯克还是走科技路线,认为技术进步能改变教育,如脑机。 总的来说,马云是希望人类自身去更多改变,AI配合人类,让全人类在地球上过好日子。这还是一个比较实在的目标,马去是真指望这个梦想能实现,所以说要退休去搞教育。 而马斯克对这种“全球共同过上好日子”没什么兴趣,应该是不太关心全人类的平凡生活。但是飞出地球他是真有激情,估计以部分地球人为代价他都愿意。 从对谈中可以看出,文科背景的马云对技术其实是相当了解的,大方向的技术直觉相当好。从阿里集团的发展历史中可以看出,马云在技术团队长期没有进展的情况下,对云计算不计成本地支持,做到了中国第一。而马斯克的激情想象,倒像是文科生。 这种反差,是二马对谈有趣的一面。马云看上去像是忽悠的大目标大梦想,是为了做实事,梦想并不离谱;而马斯克做的实事,是为了自己的天马行空,虽然在目前的技术背景下很离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两人又统一起来,所以才走到一起对谈。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马云和马斯克为什么聊不到一块儿?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马云和马斯克为什么聊不到一块儿?、马云和马斯克为什么聊不到一块儿?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谁是谁的谁,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原文地址:http://www.longhang.org/post/3391.html发布于:2025-1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