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陪老爸抗癌的日子(直肠癌)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陪老爸抗癌的日子(直肠癌)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陪老爸抗癌的日子(直肠癌)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陪老爸抗癌的日子(直肠癌)、陪老爸抗癌的日子(直肠癌)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导读目录:
想记录下父亲抗癌的过程。在这里就从头开始写吧,我会把发现到目前是做第三次化疗过程记录一下,之后就不定期更新吧,给有类似情况的病友们一个参考,也可以交流交流。 老爸是60年的,今年3月满的60岁。在去年九十月的样子吧就感觉痔疮又犯了,以为是老毛病,就只是简单的跟以前一样,用马应龙之类的痔疮膏,没有特别的忌口,直到后面十二月左右发现更严重了,就开始差不多忌口,但有的时候来了客人也会喝酒,他自己也说痔疮也是好一天坏一天的,有的时候好有的时候就不行。真正到了特别不舒服的时候就是过年这段时间,我也能感觉得到,他也说就是屁股总是有坠胀感,拉的大便也是比较细的,有时还会有暗红色的血。所以这样算老爸有这种情况到确诊差不多有半年多的时间。 于是在今年3月9日下午去了医院做检查,挂了门诊,医生也只是简单问了下老爸的情况,也没有肛检什么的,就让我们预约明天下午的肠镜,后面的治疗等肠镜结果出来的再定。于是回家,等待。喝了可以腹泻的药。第二天下午老妈陪老爸做了肠镜,在上班的我其实也很担心老爸的结果,毕竟病情时间这么久了用了这么多药不见好,我也很担心,我估计严重的话应该也是慢性肠炎,住几天的医院打吊瓶应该能好。但是我回到家看到老爸坐在阳台的茶几上看肠镜报告(下面会分享这张报告),回到家的我还没有脱鞋就问老爸:"检查结果怎么样哦,老爸半天没讲话,老妈回应我说是息肉,大息肉,有一个大息肉,切了片拿去做化验了,看是不是瘤,良性还是恶性,医生就也只跟老爸说了下后面要做手术,病理结果要等周五(三天后)蔡能出来,明天先预约做ct检查,还有磁共振检查。后来我仔细看肠镜报告,这些专业术语我一开始也不太懂,一开始只注重了报告的的镜下诊断 乙状结肠腺瘤?结肠多发息肉,这两个内容。老爸还安慰我说,没事是瘤好吧,割掉就好,看良性还是恶性、听完我自己也很难过,感觉事情还是很严重,马上把结果拍照给我姐姐看一下。在这个时候,我瞬间发现老爸老了,真的是老了。我也百度了结肠腺瘤的一些内容,都是说是老人家普遍的问题,只要做个小手术就没问题什么之类的。晚上趁着遛狗赶紧给姐姐打了电话,问具体什么情况。老姐叫我不要担心,百度了也说只是小问题。后来遛狗快到家了,姐姐又给我打了电话说,百度了诊断的第一项,也就是我们一开始都忽略的一项,直肠ca(结合病理),姐姐说这是直肠癌的意思,ca就是cancer。当时我真的是蒙了,癌症?怎么会?老爸还有几天就退休了,上周周末我们两姐妹还给他买了新衣服,准备庆祝老爸60岁能拿退休工资了,怎么就癌症了?之后,姐姐姐夫也回家了,来看老爸,老姐也还没有说出来这就是直肠癌的事情,只是顺便把老爸的报告拿走,准备明天上午去给自己的医生朋友先问下情况。晚上我也百度了肠镜报告,网上也说肠镜的结果准确率有95%,意思是老爸的这个就已经基本可以确定是癌症了,直肠癌。这一晚,老爸也睡得很早,没有表现的不不开心,反而说话什么的比较温柔,我知道他内心肯定是很难过,不想表现出来给我们看。等老爸睡着后。我单独跟老妈说,老爸这个就是直肠癌,我妈不信,还说这个是息肉,在肛门口的只是痔疮,要做了病理结果才知道是不是肿瘤。我跟她解释后,老妈也不说话只是长叹气,我也给他说了这个结果意思就是直肠癌,而且肠镜的准确率非常高的。老妈慢慢听我解释,一边也能理解。就这样一晚无眠,睡不着,晚上一直想着小时候的事情,从小到大老爸怎么照顾我等等,从来没想过老爸会得病,会离开我。 3月11日陪着老爸做CT,本来安排在3月13日的磁共振,提前至3月12日(周四)做。下面我会放磁共振的结果,ct因为没有拍下结果来,就只有磁共振的结果。我们就等着周五的病理切片结果。做完ct和磁共振基本就能确定是直肠癌,重点是老爸还是低位的,肠镜显示肿瘤距离肛门只有3cm,很难保住肛门。跟主任医生聊,直接就说,在赣州治疗,肯定是保不住肛门的,只能切掉,在左边开造口。之前我跟姐姐电话也谈过这个事情,开造口老爸肯定是接收不了的,他这辈子这么爱干净,这样他肯定心情各方面也会不好,影响他的恢复。后面医生也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吧,说在周六有从广东南方医院过来的一位专家会来跟一位患有结肠癌的患者做手术,到时候可以请专家看一下,摸一摸能不能保住肛门,看他怎么没说,在确定手术的方案。到了周五,病理切片结果出来了,确定是直肠腺癌。其实我们都知道结果,是癌症。从发现到确诊的这几天,慢慢的我们都接收了,知道会是漫漫求医路,知道我们一家人肯定要挺过去。周六,在广东专家做完手术后,让我们去办公室看看,我没有进去,因为没有让所有家属进去,我在病房里等。出来后,感觉老爸走路都更轻松。姐姐就说教授的意思就是可以保肛,而且他的把握也比较大,先把肿瘤切除,但是要先在左边开个造口,让肠子可以慢慢长回去,至少要等三个月,三个月后复查看肠子的恢复情况。医院主任和专家也让我们回去考虑下,做不做这个手术。回家商量和多方打听到这位广东南方医院的邓教授技术也还可以,如果我们去上海、广东等医院也是还要预约挂号,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排上。最重还是决定在赣州请这位广东的专家来做手术。我们也问了医生,确定全程是专家操刀,并且专家还要带专门的工具过来做这次手术。接下来定的手术方案就是,周二做无痛的肠镜,把息肉全部切掉,然后再等周六或周日做肿瘤切除手术。 3月23日晚上,老爸要提前去医院,我说老妈跟你一块儿过去住嘛,可以陪一陪,老爸一直是拒绝的,他说医院不好住,你们在家里还是明天再来。老爸走后,老妈、我、老姐、外甥、外甥女我们几个人在家,感觉像平常一样,但是又知道明天老爸要做手术,这一刻我真的是明白我们一家人整整齐齐最重要。3月24日周二,老爸上午做息肉手术。这个也是微创手术,手术也很成功。接下来就是修养几天,接收周末的大手术。做完息肉手术后老爸也只能吃些清淡的东西,感觉整个人都瘦了。进医院120斤,现在估计只有110多。这几天也叫老爸放宽心,手术也会很成功,家里现在有我们姐妹两个加上老妈,人手肯定够,能够照顾。老爸其实就是想很多,觉得耽误了我们很多事情。他和老妈结婚后,老妈自生了老姐后基本没有工作过,所以家里一直是老爸在赚钱养家,他的压力大,一直是很有责任心的人。我之前也分析老爸得病原因,首先估计有遗传因素(我爷爷在60左右也是查出有直肠癌,手术没做好,去世的);其次,老爸吃饭的时候基本算是家里的“垃圾桶”,每次吃不完的东西都是他在扫尾,隔夜的肉类也舍不得扔我们不吃他就努力吃一些,怕浪费;还有估计就是老爸一直以来压力大,要养家糊口,所以才有这个病。 3月27日(周五)医生跟我们说,教授会在周六过来,大概中午十一点多左右到,吃完饭后大概十二点手术,让我们提前准备好。手术前医生也给我们发了一些术前要准备的单子,护士也提醒我们提前买好腹带。下午,主治医生跟老姐单独聊了下,也签了个什么材料。一切都紧张的进行着。就等待着周六的手术了。对了,手术前还要洗澡,反正意思是里里外外都要洗干净,特别是肚脐眼的地方。老爸这个澡也洗了足足有四五十分钟。老爸在手术前也跟我说,他不想做手术,怕一切都变了。要上造口袋,他担心的特别多。我也安慰他,让他不要想太多,现在家里人手够,能照顾好你。我们两姐妹都在家,老妈身体也好,都是完全可以应付过来。只要手术做好了,后期我们再慢慢恢复。 3月28日(周六)上午老爸十点多就进了手术室做准备工作。我们也在手术门口等着。真的是漫长的等待,我也一直在祈求着老爸手术成功,要保肛。大约十二点左右,专家来了,肛肠科的主治医生、还有主任都在里面。后来听老爸说手术室里加护士有十几个人。昨天跟我们说的就是在十二点多就会做手术。我们也在门外焦急的等待。我不敢看手机,就一直盯着手术室的方向,怕错过什么。旁边有好多家属也在等待,很多都已经手术做完了,叫过去签什么字。大约两个小时左右,有广播叫我们家属过去,我们都是想都没想赶紧飞奔过去,我还以为手术做完了,原来是让我们签字,手术切下一个红色小环,应该就是一小节肠子,大约就是女孩子用地那种小的黑色塑胶橡皮筋那样的环,让我们签字说这个是要拿去化验的。签好字后我们又在门外焦急的等待着等待着。过了一会儿,广播又响了,还是让我们签字,又切了一小点东西,是要拿去化验的。大概在四点二十左右,老姐接到主任医生的电话,给我们报喜说手术很成功,老爸的肛门也保住了。我们全家人都松了口气。我的预感也是老爸的手术会成功的。现在正在醒麻药,让我们还要等一下。大概四点半左右,广播响了,邓专家还有老爸的主治医生,肛肠科主任出来了,在门口,专家手术盘里端着一坨肠子,就是手术切下来的那段肠子,大概有我手掌那么大,给我们分析,说肿瘤已经全部切除了,周围也做了淋巴清扫,手术非常成功,我们也仔细的听专家的解释,有很多也不是很懂,我就知道这个就是在老爸身体里的肿瘤,万恶之源终于切除了,那一块肿瘤是黑色的。肿瘤就只有一点点,估计就是指甲盖那么大。但是切除了很大一部分肠管。医生也说病人还在醒麻药,还要等一下。给我们解释完后专家、医生又进了手术室。差不多快五点吧,广播响了,手术结束了。老爸被推出来了。我永远都记得老爸推出来的那一刻,真的脸色都不对,全白,特别特别苍白,么有血色,嘴唇也是白的。我们赶紧把他推回病房,期间老爸也是没有睁眼的,不想睁眼,麻药没有全醒,只是你说什么他会稍微应一下。刚做完手术的病人都要在类似于ICU 一样的病房监护几天,等到没有问题了再转普通病房。进了病房,一切都安顿下来了就是给老爸插各种管子,看着都心疼。护士说每两个小时要给老爸翻身一次。老爸出来就一直说好痛,稍微动一下他都是很痛的。然后我们问他哪里不舒服嘛,他就说好冷,医院就一床被子,还好我们带了被子也给老爸盖上去了。他也一直说好冷,我和老姐就边给他捂脚。后面慢慢的恢复过来。到了晚上八点多慢慢可以坐起来了,但是状态不好。真的一场手术,老爸从昨天还是神采奕奕的,今天就是状态都是虚的,感觉手术完了整个人都瘦了,苍老了,老爸的状态就感觉有点木木的,整个人也很木讷的那种。晚上就是老姐留下来守夜。我和老妈就在家里,明天再送早饭。老爸现在什么也不能吃,水也不能喝。第二天一早,打电话给老姐问老爸状态怎么样,老姐说好多了,老爸现在都在玩手机了,听后我心里也更放心了。准备了点面条给老姐送去。趁着上班前看下老爸,状态比昨天好很多,估计麻药也还没有完全醒,整个人还有点木木的。早上老爸也主动说要刷牙洗脸。我要上班,所以老爸都是老姐老妈一直在病房照顾。一个人留守病房,一个人回家做饭。还好家里离医院近,走路也就十五分钟。慢慢的,恢复了大概两天好像,老爸就转普通病房了。在这个监护室里,有差不多十几个病人,特别吵,都是刚做完手术比较危险的那种,需要观察的,病房晚上也不会关灯,会留灯,所以老爸睡眠质量不太好。转了普通病房,老爸也可以休息好了。大概过了几天我也忘了,护士说老爸可以吃点米汤之类的。刚做完这个手术,饮食就跟小婴儿一样,要过渡,慢慢来,先是米汤再是粥啊,鸡蛋羹,然后是软烂面条,再是 米饭。我记得老爸吃了差不多有两个星期的面条才开始吃饭的。做完手术的老爸第一二天还是非常虚弱的,但是也要坚持散步,从一开始在走廊走两圈到后面是二十多分钟,慢慢的恢复。我们也要慢慢的学习怎样还造口袋,感觉过程还是有些复杂。3月25日,肿瘤的病理报告出来了,中度分化,没有转移没有扩散,T3N0M0,直肠癌分期就是二期,算是直肠癌的早中期,算是好消息了。医生就是说要做6-8次化疗。大概过了一周左右老爸出院了。回到家也是每天都吃肉汤煮面条,然后老姐还买了破壁机给老爸弄鱼汤,让伤口尽快恢复。回到家修养,慢慢的老爸身体也好了很多,就是怕冷,感觉全身痛。一开始我们也不太会换造口袋,从医院回来,第一次在家换完后,晚上老爸清理袋子的时候就漏出来了。我和老爸又急急忙忙的赶去医院,在医院重新换了一个袋子。慢慢的,我们从一开始给老爸换袋子是一个小时到现在是差不多10多分钟换好,进步还是很大的。还有就是医生说每个礼拜要扩肛,每天要做缩肛运动,对后期把肠子接回去后更有帮助。之前问过医生,医生说低位保肛,把肠子接回去后,一开始都是一天8-10次,慢慢的可以调整到6-8,再是3-4次。都是要看自己的恢复情况。反正三个月后还是要做肠镜,看肠子长的怎么样。医生建议老爸至少要养半年再接回去,让伤口多长长,后期的预后会更好。 过了大概21天左右,老爸去医院接受了第一次化疗,本来要插PICC管子,更不会损伤血管,但是老爸看其他化疗的病友没有插他也强烈要求不要插管子,我们只好遵从他的意愿。刚打完针没有感觉,第二天就开始有反应,这个化疗药就是对神伤害特别大,打完针后老爸特别怕风,怕冷,更不能挨冷水,老爸还说打哈欠就感觉眉骨那边下来很痛,打针的口子附近也不能随便碰,会很痛。化疗都是21天一个疗程,前三天检查血常规,然后打针前一天入院再检查血常规、做心电图之类的。到5月28日,老爸已经完成第三次化疗了,第一二次都是用的一种药,但是第三次的时候换药了,觉得副作用太大,这次做的化疗,就是对肠胃损害大,这次副作用确实没有第一二次反应那么强烈。现在老爸的态度是打算最多做完第四次不做了,他觉得自己受不了,说实话老爸真的瘦了很多,从住院前120斤到最瘦92斤,昨天称又胖了点有97斤了。每天老爸的饮食就是早餐吃红枣阿胶黄芪党参天麻炖鸭蛋,要补血嘛,他会头晕。午餐就是保证有1-2个肉类,比如肉饼汤、鱼、猪肉、鸭肉在家蔬菜2-3个。牛肉羊肉都不能吃。每天保证吃一个苹果。所有吃的东西都是热的,水果榨汁也会用微波炉叮一下,微热再吃。 后续我再不定期更新吧,大家都交流交流。欢迎留言.。 最后再说说老爸的花销吧。手术+住院下来差不多5万多,老爸是职工医保可以报80%,没有买什么保险,专家做手术这个费用也是没有报销的,手术费用直接就是一万多。每次化疗报完后差不多就是2000左右,老爸用的也是国产的化疗药。 温馨提示: 1.如果需要腹带的,我建议在网上提前买好,医院小卖部的质量不好,虽然三十多块钱,老爸术后用说特别扎肉,好痛,本来全身就很痛,这个弄的皮肤特别不舒服。还有就是如果买的腹带有那种钢丝阿什么的可以提前取下来,这种一般是针对产后塑形的,我们不需要,只是为了固定伤口的纱布,不需要这种钢丝。钢丝也是弄到特别难受。我们是用了好几个礼拜才发现的 2.刚做完手术推出来的时候我爸特别怕冷,脚都是冰的,建议可以提前多带被子或者毯子,可以盖上去,可以准备热水袋捂脚。到现在我爸都特别怕冷。他也说一做完手术他就发现自己特别怕冷 3.如果要开造口的病友,要准备湿纸巾(无酒精成分的),可以在网上提前买好,这些多一点没关系,后期都是要用的。医院的都挺贵的。 4.如果开了造口也可以洗澡,可以在换袋子之前,让病人先洗澡,洗完澡后刚好可以换造口袋。 5.家里有条件一定要买破壁机,可以做一下糊糊吃,比如玉米汁、小米山药胡萝卜糊,各种,都是比较好消化的。还可以榨汁。还有就是记住东西一定要是吃热的,有一次老爸吃了冷的苹果,到后面吐了,估计就是太冷了。所以都要热一下。 ----------------------------------------------------------------------------------------------6月16日,星期二,老爸接收了第四次化疗,化疗前的血项不是很好,比之前差,这次的白细胞只有3.0,上一次有3.4,红细胞也低了一些。这次反应老爸说感觉自己身体更差了,头更晕了,但是他说自己会坚持做完6期。我们也很开心他能这么说。第一次和第二次老爸用的是奥沙利铂,反应特别大,神经反应太强烈了,他说打个哈欠都是痛的。所以第三次给老爸换了药,换的是伊立替康,还好一些,他感觉能吃得消,就是每天要吃卡培他滨,他说早上起来精神状态还可以,就是一吃完药就不行了,就不舒服。很多网友说伊立替康掉发,目前老爸做了两次暂时没发现掉发,不过老爸更瘦了,主要是吃不下,现在只有94斤了,唉,好担心,太瘦了,如果按医生说的方案做完6次就是下个月,七月底可以做完,七月等于要做两次化疗。然后九月份做回纳手术。中间还能够修养两个月。我也感觉化疗药实在是太厉害了,每次给老爸按摩,就有新发现,第一次做完化疗给他按摩肩膀还可以捏到肉,现在肩膀的肉也少了一半,手指也有结节一样的东西,指甲有竖纹,脸黑红黑红的,手也变黑了许多,手臂到手掌处会起疹子一样的东西,痒痒的,还有之前去散步,老爸总以为鞋子硌脚,会磨水泡出来,还换了鞋子还是那样,现在发现就是化疗药的副作用,脚上特别容易起水泡。化疗药太厉害了。不过慢慢的肯定会变好的,这也是过程嘛,到时候好好调理,慢慢恢复。现在做的就是好好陪在老爸身边,多安慰开导他,每天的任务就是让他多吃东西,干掉癌细胞!!! “ 我们事先都不晓得 他就去把房子 转给他那个小婆娘了” 一个男人,徘徊在两个家庭之间,三十年间结婚三次、离婚三次;一套房子,先后被出赠两次,出现两个受赠人。婚姻纠葛加上房产纠纷,曾经的一家人为此三次闹上法庭。 父母离婚时把房子赠与女儿 1981年,同为重庆市合川区某食品厂员工的潘林生(化名)与陈红英(化名)喜结连理,1984年,二人的女儿潘小静(化名)出生。一家三口住在食品厂宿舍楼内一套43平方米的房子里,这套房子见证了他们其乐融融的时光。 然而,婚姻持续将近20年后,潘林生与陈红英的夫妻关系破裂,于2000年4月17日离婚。离婚协议中约定,女儿潘小静由母亲陈红英抚养,夫妻二人的共同财产,即那套43平方米的房子赠与女儿潘小静。 离婚后,陈红英和女儿潘小静继续住在原来的房子里,虽然房子已经赠与了女儿,但一直未办理过户手续。 未过户给女儿的房子被二次赠与 2003年,潘林生与小自己12岁的何芬(化名)领证结婚,这次的婚姻维持了十多年。2018年,何芬发生交通事故,要给对方赔不少钱,于是二人干脆离了婚。 潘林生恢复单身后,在女儿潘小静的撮合下,又在2020年12月和第一任妻子陈红英复了婚。 不过,复婚之后的生活并不如人意。潘林生表示,自己已经年近七旬还要承担家务,身体有点吃不消,并且妻子陈红英的脾气也让他感觉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 于是,潘林生又联系上了何芬,向她诉说烦闷,表露出想要再次回到何芬身边的意愿。不过这次何芬提出了条件,她要求潘林生把食品厂那套43平方米的老房子赠与自己,有此经济保障后才能安心照顾潘林生。对此,潘林生一口答应,并且在妻女不知情的情况下,很快将房子过户给了何芬。 2021年6月,复婚仅半年后,陈红英与潘林生再次离婚。在得知潘林生把原本赠与女儿潘小静的房子过户给了何芬后,陈红英将潘林生告上法庭,要求撤销第二次赠与。 谁才是房子的合法受赠者 对于陈红英要求撤销食品厂老房子第二次赠与的诉讼请求,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法院表示支持。 法院认为,陈红英与潘林生在第一次离婚时约定将案涉房屋赠与婚生女潘小静,但在赠与权利尚未转移前,其所有权仍属于陈红英、潘林生共有,潘林生未经共有人同意,擅自赠与的行为无效。法院因此对潘林生赠与第三人房产的行为予以撤销。 第一场官司以陈红英胜诉告终。然而法院宣判后,潘林生与何芬却一直没有将房子过户到潘小静名下。不久后潘小静又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父亲潘林生、母亲陈红英按照当年的赠与协议将房屋转移登记到自己名下。 2022年4月8日,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法院判决潘林生、陈红英在判决书生效后十日内,协助潘小静办理房屋产权过户手续。 因房屋赠与而起的两场官司结束后,潘林生又将前妻陈红英告上了法庭,这次是要求分割陈红英在他们复婚期内购买的一套一百多平方米的房产。不过,经过法院调查,陈红英买房的资金来源于她在复婚前购买的理财产品,并非复婚以后的收入,因此原告潘林生诉称的被告陈红英将婚后共同财产用于购买房屋的事实不成立,法院依法驳回了潘林生的诉讼请求。 普法时间 Q1 : 在法律上如何看待潘林生对女儿和第二任妻子的两次房屋赠与行为? A1: 潘姓老人将房屋进行了两次赠与,第一次是他和第一任妻子离婚的时候,把房屋作为双方的共同财产赠与女儿,虽然没有过户,但是它仍然是有效的。针对第二次赠与,这个房产本来就属于当时的夫妻共同财产,不能单独处置,并且已经有过一个赠与女儿的共同承诺,再赠与任何的第三方都不符合法律的规定。 Q2 : 复杂的家庭纠纷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在亲密关系出现冲突的时候,应该如何正确处理? A2: 清官难断家务事,因为在家务事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当法律的标准、道德的标准和伦理的标准相互冲突时,不知道应该以哪个标准为主来做出最后的决定,看起来会特别乱。 心理学上经常说,只要有人群,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当家庭当中遇到这方面的冲突和纠纷的时候,第一要遵从法律优先、兼顾亲情的原则。法律是刚性的,权利和义务在法律上是相应对等的,它是一个基本的原则。简单来说,如果有这方面的法律规定,就以法律规定作为第一优先;第二个原则叫降低预期、求同存异。不怕有矛盾,主要是要找到解决矛盾的方法,千万不能够只讲究权利而不履行义务。 案件 |《今日说法》节目《赠与之争》 记者 | 关宏怡 来源: CCTV今日说法 45岁女子,当年花10万从2个哥哥手里买下娘家老宅,如今房子征收获得208万,还分了3套房子,她拿10万给父母养老,父亲说:“你给我30万吧!” 老吴育有2儿一女,三兄妹从小感情深厚,不分彼此。 逢年过节的还会聚在一起说说笑笑,左邻右舍都羡慕老吴有福气,三个子女都孝顺懂事。 老吴对三个子女也一视同仁,不像有些老人会重男轻女。 1998年,老吴提前给三个子女分家产,将乡下的老宅分成三份,就怕他走了以后,子女为了房子闹意见。 对于父亲的这个决定,三兄妹都没有意见。 几年后,女儿吴梅手上有闲钱,她见村里很多人家都已经翻盖了新房子,在城里生活习惯了了她,每次春节回到老家,总是觉得各种不方便。 这天,她对2个哥哥说:“不如,我们凑点钱把老宅拆了重新建一栋吧!” 两个哥哥异口同声地拒绝:城里有房子,干嘛还在乡下盖,有钱了还不如在城里再买一套房子。 吴梅最后说:“那干脆你们把手上的份额卖给我吧,我一个人建,到时候你们回来了,也有地方住,老家毕竟是我们的根。” 哥哥支支吾吾道:“这样当然最好,但是你能给我们多少钱呢?” 当时乡下的老房子并不值什么钱,吴梅主动提出给两个哥哥各10万,他们放弃继承权,将房子过户到她名下。 价格远比两个哥哥想象中要多,他们喜出望外,很痛快地答应了。 和两个哥哥谈妥之后,吴梅花了20多万,将老宅拆掉重新修建了一栋三层小楼房,装修得非常气派,老吴喜笑颜开,隔三差五地回去小住一段时间。 一家人相安无事地过了十来年。 2016年,吴梅的这栋房子征收,她获得了208万,还有三套房子。吴梅高兴地合不拢嘴,她给自己和丈夫各买了一车。 这天,还准备了一张10万的卡,对父亲说:“这些钱拿走吧,以后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父亲却没有收下,说这些钱你还是拿回去吧,以后再说。当时,吴梅也没有多想。 几天后,大哥找上门来,无事不登三宝殿,大哥绕了一个大圈,最后说道:“你的房子征收了这是好事,要是当初我们没有将份额让给你,现在就是咱们三个人的了,你好歹对我们表示一下吧,我们也不多要,你只要给我们每人10万就好。” 吴梅见大哥是来要钱的,她直接怼道:“当初是我花钱从你们手上买下的份额,后来又是我自己出钱重建,跟你们早就没关系了,亲兄弟明算账。” 大哥原本以为,妹妹会很痛快答应,没想到却是碰了一鼻子灰。 父子三人都觉得吴梅有些过河拆桥,不知道感恩,只讲理不讲情。 吴梅再次回娘家的时候,父亲直言不讳地对她说:“除了给我10万,你再拿20万出来给你两个哥哥,咱们都是一家人不要太计较。” 吴梅委屈落泪:你怎么那么偏心呢? 我房子建好之后,你们每次回老家都是住在里面,我从来没有说过什么,这套房子是我一个人出钱出力建的,跟你们都没有任何关系了。 老吴很是生气,你怎么连我的话也不听了,你都有这么多钱还在三套房子,做人要学会感恩,不能这么没良心呀! 无论父亲怎么说,吴梅只愿意拿10万给父亲,不愿意再拿20万给哥哥,因为此事,这个曾经一团和气的家失去了往日的和谐。 吴梅始终觉得父亲这么做不对,他没有资格要求自己给两个哥哥。 而父亲认为,大家都是一家人,于情于理拿一点钱出来表示一下,这是做人最基本的道理,双方都觉得自己有道理,最后,老吴气得说:你如果不愿意拿出来,那我就要去告你。 即便是如此,吴梅也无所谓,你想告就去告,反正我是不会怕,房子是登记在我的名下,就是我的,我是有理走遍天下都不怕。 结语: 从法律上来说,吴梅这么做确实是没有错,任何人都不能对她进行道德绑架,给是情分,不给是本分。 父亲不能强迫她,话虽是如此,但是做人有时候也不要太贪心,换位思考,若她是处在哥哥的位置 ,或许心里也会不平衡。 个人认为两个哥哥提得要求也不过分,只是要10万意思一下,不算贪心。 曾经看过一次例子,有人老宅卖给邻居,最后拆迁,对方还要求分一半的钱。 当然,也有可能有些人会觉得两个哥哥没有骨气,不应该开口要钱,还认为父亲有些偏心,如果父亲真的偏心,当初又为什么会将老宅分给女儿呢? 但愿双方能够冷静地思考一下,为了这些钱断送了多年的亲情值得吗? 家是讲情不是讲理的地方,金钱固然重要,但是亲情无价。 最爱我的还是我父母 刚刚跟我爸妈视频,问了外孙啥时候放假,就开玩笑说不要过来了,(意思是不回娘家了)因为之前有说过去娘家给爸爸过生日了再回婆家过年。 我说为啥呢?不让我们去,我们偏要去啊!去吃嘎嘎啊!我爸爸说:现在感染新冠高发期,我怕把俩孩子感染了好难受嘛!听到爸爸这个理由,真的好大的触动啊! 其实哪有外公外婆不疼外孙的,我爸爸妈妈就非常喜欢两孩子。我就开玩笑说,那不得行!我们要过来给你过生日,还要给把娃儿的压岁钱拿了才能回家。我爸爸就说,好,每个给100元,我们当时就笑了,我就说:怎么今年还降了百分之五十啊!之前都是两百啊,今年还降啊! 其实压岁钱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很想给我爸爸过个生日,因为出嫁了,真的是聚少离多,父母也老了,尽量多点陪伴吧! 结婚后我已经有15年没回过娘家了,我妈太重男轻女,每次回家还只惦记着我口袋里的钱,从来就没把我当成一家人,当年就因为这件事改变了我的看法。 从小我就在爷爷奶奶的照顾下长大,总觉得父母以外的人,就是爷爷奶奶还有外婆这样的长辈最疼我,我从找男朋友到结婚,不管我什么时候回家这几位老人都对我嘘寒问暖,特别热情,很有仪式感。 我父母都是无动于衷的坐在牌桌上,把我这当亲闺女的看成像外人。 我2008年结婚,到现在已经有13年了,和我老公是大学同学,他家在是青岛,我家在湖南,两人异地恋,当初我家为了找男方要50万的彩礼差点没让我结成婚。 我不接受这种条件,站在了男方角度维护我老公,被我妈说成不懂事,就算不为自己也要替自己的弟弟着想,最后我老公贷款交的彩礼,才成全了我俩的婚姻,我不能理解父母的是重男轻女的观念太严重了,就连亲闺女的终身大事她都把这当成麦女儿的交易一样,一度让我觉得自己不是她们亲生的。 尽管当时很生气,有点记恨?但是出嫁那天我还是很想家,想父母。 两家离得远,嫁去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还有很多不习惯,就老想着放长假,能回娘家,好不容易盼着过年能回娘家了,提前了半个月给我妈打电话说:大年30我和大伟都回家一起跟你们过年。 我妈给我泼了一盆冷水。 她说: 你不要回来,按照老家的习俗,第一年结婚的姑娘要在婆婆家过年,不然回娘家会破坏娘家的风水。 第一反应是我妈不欢迎我回家,不想我,如果心里有这闺女,这些不成文的规矩妈都不重要。 我听了她话心里很失落,没把这话告诉我老公,乖乖在婆婆家里跟她们一家人过年,那一年我是真的很想家,吃完年夜饭没地方诉苦了,哭着给我爸打了个电话,果然还是老爸最疼闺女,她让我初二很大伟坐车回来。 第二年、第三年就这样过去了,我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从怀孕到生我娘家人,没有来看过我一次,没有真心关心过我,好在我遇到了一个爱我的好老公,疼我的婆家人,都是她们忙前忙后的在帮我。 生完孩子只有我爸悄悄给我转账了1万块钱礼金。 从我妈和我弟弟身上我没有感受到一点亲情,她只有需要我帮忙的时候才给我打电话。 自从我有了孩子,就再也没有了那么强想回娘家的欲望,只有家里办大事才回去。 前5年我弟弟结婚,我妈打电话过来让我回去喝喜酒,我和老公请了3天假,带了一万礼金上门,结婚那天亲手把钱交给了我弟弟,我妈等客人散去后,关起来把我和老公骂了一顿,说我不顾及家里人面子,一个亲弟弟结婚,做姐姐的就拿这一万块钱,你看看隔壁邻居家,随手都是3万、5万,还要当很多礼炮,送一台戏。 当时我真的没有反映过来,我妈会这样说我。 这里面,除了我生孩子,当外公的给过我1万块钱,我都得过家里一分钱的份子钱。 大学毕业我把3年的存款都给了我妈?结婚后我每年给她们至少有两万的过节费,从来都不觉得满足,弟弟结婚我做姐姐的拿一万,她嫌弃少了。 我现在有家有孩子要养,随随便便回趟娘家就要抛下孩子,工作,成本都要上万,她真是一点都不为我考虑。 现在我弟弟成了家,有了自己的家庭,我想什么时候回去也要看看弟媳妇的对我的看法了不是吗? 前年我出差要去长沙,顺道回了趟老家,我妈接了电话听说我要回来,一不问我什么时候几点到家,也没问我要不要回来?心里好失落。 但是不管怎么样她都是我的父母,我还是想家,想回去看看,我在路上买了一些补品还有老爸喜欢喝的酒,水果这些拎了回去,在门口就遇到了我弟媳妇,她说我妈在打牌还没回来,让我先自己进去坐坐,然后她也走了,连口水都没给我倒。 过了一个小时快到饭点,我妈摇摇摆摆回来了,进门就看到了我买的那些东西,说我不晓得当家,家里都不缺这些吃的,还不如给她们钱更实在。 听这话的意思就是提醒我难得回家一趟还是给钱最实在。 更气的是拿多少她都不嫌弃多了,500上千的她都嫌弃少了,我很难做人。 中午她没为我特意做什么菜,也就是不管我是多久没回过娘家了,她都没把我当客人,平时她吃什么我吃什么,反正我都习惯了,了解了她的性格和想法,慢慢慢慢的我也改变了自己的态度。 就算有时候带孩子回家,我妈把外孙和孙子的关系分得很明显,有好吃的、好玩的从来都不会给我儿子,什么都是她孙子第一,最重要。 为此我不想我的孩子受到和我一样不平等的待遇。 想回娘啦的心越来越淡了。 俗话说嫁出去女泼出去的水,结婚前娘家都是重男轻女的心态,结婚后照样把我当外人看待,对比婆家,从娘家人身上看不到浓浓的亲情与关爱。 没有再加上那些真正和蔼可亲关心我,对我嘘寒问暖的爷爷奶奶们都去世了,回到家再也找不到那些温暖的亲情。 现在孩子慢慢大了,自己家里的事越来越多,需要我的地方也很多。 看法: 不管怎样做子女的都要体谅父母,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无论身在何方,娘家永远都是靠山和港湾。珍惜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就算工作、家庭等原因不能经常回家,也要多打电话。 这次回娘家,我说给多少红包,老公就给多少,还买个蛋糕。于是我决定贫富贵贱都和他一起过了。 原来父母的影响这么大,婚姻真的是两家人的事情,他是因为在乎我,才愿意给钱。我感受到他的在乎,所以,有个爱自己的男人,就过一辈子。 我也不是补贴娘家的女人,但是父亲大生日,十年才有一次。给几千正常,平时给多少红包,我不和老公争,他说多少就多少。 记得我们结婚第二年,大年初二,叫他和我回娘家都不回,就是有那么任性。给几百红包都很小气。后来经历很多矛盾,我也不去他家了。 他现在知道是互相的了。他不在乎我家,我也不会在乎他家。 以前他父母说:做姑爷的最大,岳父岳母要照顾好姑爷。极度重男轻女,我老公也非常不懂礼貌。现在被我教训了。 他家还活在封建时代,以为生儿子的父母,比生女儿的高一等。还说做媳妇的地位最低。我直接不去了,不惯着。 闺女好长一段时间没回家,今天提着各种水果回娘家,老爸句句说的真实在,人生就是那样的,为了儿女奋斗一生。倔媳妇的视频 亲爱的朋友,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故事发生在我们这儿,时间是70年代。 有个女孩子名叫一个小赢,她比较出色,考入学校,然后成为一名老师,参加工作不久,就与张某结婚并生有一儿一女。 有一天。他去领着孩子们去男人的办公室。这时,一个女人从她老公的办公室出来了。她进去以后,老公拿着一张报纸在看。她走近一看。老公是拿一张倒立的报纸在看。这一下,她心里就明白了,明白了咋回事。 回到家以后。她打发孩子们,吃饭睡觉。然后自己拿起了笔,把自己多少年了,对丈夫的爱,对家庭的爱说得清清楚楚,同时对丈夫的行为不理解和气愤,所以选择离开人间。 她去世后,丈夫领着孩子来到娘家,娘家人不给开门子,不认这个男人和孩子。孩子们苦着喊:姥姥,快开门。但是,门一直未开。 人们看着孩子们,都觉得可怜了 ;看着爸爸妈妈,觉得更可怜。孩子们还有男人可以照顾,但是爸爸妈妈,永远失去心爱的女儿了,这是对爸爸妈妈的不负责任,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这个故事告诫所有的女孩子,不要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年味(三) 在我的老家,过年要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过了元宵节,才算真正的过去。初二一般是已婚的回娘家,初三是父母三年以内去世的才回去给父母添坟,拜祭,表达一种思念。初四初五一直到正月十二,亲戚多的都买走亲戚。有一个不成文的风俗,探亲访友一般都是选择在双数这天,比如初四,初六,初八等。镇上的大集一般到十二才开集,之前大家都在家里过年。元宵节那天,我们的习俗就是吃汤圆和饺子,寓意团团圆圆。不过我们家对这些节日好像并不重视。母亲不爱吃肉,不吃汤圆,总是懒得准备这些,我和父亲也只能随母亲随便吃点饭。小时候,元宵节那天中午,大家都是老早吃了午饭,成群结队,或骑着自行车,或不行赶到几十里外的古城观看烟花陪老爸抗癌的日子(直肠癌)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陪老爸抗癌的日子(直肠癌)、陪老爸抗癌的日子(直肠癌)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谁是谁的谁,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原文地址:http://www.longhang.org/post/3382.html发布于:2025-11-24



